在2024—2025学年下期,红光思源学校品格教育工作依然按照“品格育人,知行合一”的教育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本期,学校各年级按照本年级品格教育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我们来看看吧!
阅读交流:孩子们在图书馆阅读“友善”主题课外书以及制作主题文化墙,从文字故事里感受友善内涵,通过共读分享,传递友善认知。
课堂传授:教室中老师开展“友善相处”课程,借助课件讲解,向学生传授友善相处的方法,引导建立友善价值观。
实践互动:户外孩子们手拉手,以实际行动践行友善,在同伴交往里,用牵手、结伴等行为,让友善在校园生活中真实落地 。 这些场景从认知、传授到实践,展现校园培育友善品质的过程。
展开剩余80%坚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对红光思源学校二年级的小小孩童们来说,它是一张张精心绘制的电子小报,是一面浸润教室的文化墙,是每日阅读打卡时那点亮的小小星光,更是融入学习与生活每一步的踏实脚印!
这个学期,红光思源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们围绕“坚持”品格,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充满毅力与成长喜悦的旅程吧!
小创意,大能量!教室的墙面变身“坚持能量站”。孩子们亲手参与布置,将制作的电子小报打印、装饰,贴上墙。更增添了“坚持之星”光荣榜、“我的坚持小目标”宣言卡、以及象征坚持的蜗牛、水滴、小树苗等图案。这面会“说话”的墙,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位同学:日积跬步,方能致远!课间驻足,坚持的力量在目光交汇中传递、生长。
小书页,大世界!孩子们开启了“阅读马拉松”挑战。每天,他们沉浸在故事的海洋里,在阅读记录卡上认真打卡,点亮一颗颗象征坚持的小星星。老师定期在班级分享阅读心得,评选“阅读小达人”。书页翻动间,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坚持”品格的悄然塑造。孩子们坚持阅读的每一天,都是他们向成长迈出的坚实一步!
小鼠标,大毅力!孩子们纷纷化身电脑小达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简单的绘图工具。他们用心构思,用色彩和图画讲述“坚持”的故事——也许是每天认真写作业的身影,还有那反复练习跳绳后成功的跳跃;是学会系鞋带时的笑脸,更是坚持阅读积累的满满书单!“坚持”的精彩瞬间在电子小报上的绽放,汇聚成了班级共享的坚持成果库!
当孩子们挽起袖子,沉浸于清扫校园的专注中;当他们在班级责任田里俯身劳作,与泥土亲近;当那些公共角落因他们的努力而焕然一新......校园里的劳动场景,已不只是简单的体力付出。它们是精心设计的课堂,是孕育"主动品格"的沃土。在孩子们挥洒汗水的时刻,一种更珍贵的品质正在悄然萌发、茁壮成长。
曾几何时,校园劳动多由任务驱动:"今天轮到你们组值日","老师要求你负责这片区域"。这些指令虽能保证任务完成,却容易让学生陷入"为做而做"的被动心态。当参与源于外在要求而非内心驱动,劳动的深层教育价值——特别是主动品格的塑造——便如隔岸观火,难以真正抵达学生心灵深处。在被动执行中,那珍贵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不易自然生长。
当任务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主动选择与担当时,其教育力量将不可同日而语。主动完成任务,正是品格教育的核心密码。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当学生自主认领岗位、参与项目设计时,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成为他们自我选择、自我驱动的一部分。主动归还饮水桶、主动整理图书角、放学主动搭桌椅——每一次"主动"都指向自我认同与内在驱动力的强化,这是品格成长的真正根基。
让责任生根——主动认领一份任务,意味着郑重承诺一份责任。无论是负责教室一角的卫生守护,还是承担班级牛奶的分发,当学生将这片天地视为"我的责任田",那份沉甸甸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便悄然生根。守护自己的"责任田",就是在守护内心的担当。
价值在行动中闪光: 主动完成班级内务让学生清晰看到自己的付出如何真切改变了环境、服务了他人。整洁的教室、精心维护的公共设施,都是他们劳动价值的具象化体现。这种"我能行"、"我有用"的自我效能感,是自信与价值感的源泉。
真正的品格教育,从来不是刻板灌输,而是让学生在日常躬行中发现自我力量、体验责任担当。当孩子们主动弯腰拾起一片纸屑,自发维护校园整洁,或为班级事务献计献策时,一种远比知识更珍贵的力量正在他们心中扎根——那就是主动担当的精神。
相信,以品格教育作为红光思源学校的德育教育指导,学校的孩子们必将会收获意义、健康的成长,以“知品格行品格”的行知之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学校的教育发展之路也将因品格教育的存在而变得越来越广阔和丰富多彩!
发布于:四川省嘉喜网-嘉喜网官网-股指配资股市有哪些-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